东北二人转系列之江湖篇---角儿
老婆孩子热炕头,表达了东北乡村生活的理想,家里来了贵客,主人都会热情道,炕头坐炕头坐!炕头是招待贵客最奢侈的地儿。辽北的戏班子每到一个村落,或者刚刚出道唱戏,或者还没有唱出明堂的班子,每到一个村落都要在东家炕头上留下一个位置。 这个位置是留给汪二爷的。
汪二爷不是乡绅地主,也不是族长和村长,汪二爷就是一个二人转戏迷。但是汪二爷的排场大了,汪二爷恭着罗锅端着二尺长的烟袋锅子来了,地上炕上的人就闪出一条缝隙来,就犹如念着避水决一样。汪二爷盘腿在炕头上坐稳了,旁边有人接过汪二爷的烟袋锅子,在烟笸箩里往黄铜烟锅子里剜一锅旱烟,凑着火盆里的炭火点烟,袅袅的关东烟的芬芳就弥漫开了。东家从仓房的梨包里取来一瓢冻尖把梨,个个都有小孩子的拳头大小,油黑油黑的冻得铁蛋子一样,舀一瓢凉水把尖把梨放进去“欢”。一袋烟的工夫,尖把梨的表面结了一层亮晶晶的冰,轻轻地敲开冰壳,柔软的尖把梨婴儿一样诞生出来,汪二爷小心地拈起一个尖把梨,舌头那么一啄再用力一吸,甜津津凉爽爽的汁液就透彻了五脏六腑。舒服。
戏班子见汪二爷准备妥帖了,一阵胡琴堂锣响处,二人转开场了。凡是到村子的班子都要请汪二爷来听戏,只要听汪二爷叫那么一声好,或者眯缝着三角眼点点头,那这个家戏班子就能站住脚了;如果汪二爷磕打磕打烟锅子,拍屁股一声不哈地走了人,那么这家戏班子就还要继续修行了。所以戏班子的班主们都看汪二爷的脸色。
西丰的聂家二人转班子和唐三章的班子同期组建的。创建初期都希望创下好的名声,除了在演出技巧上唱腔上磨练之外,都巴望着能请到汪二爷的光顾。当时唐三章的班子里缺少顶梁柱一样的角色,所以琢磨着在汪二爷这里巧借东风;聂家班子因为进过小鬼子的岗楼子唱戏,村民们就痛骂聂家班子是汉奸,在小鬼子的刺刀下强作欢颜聂家班子是迫不得已,但是无论怎么辨白表演,村子里的人都不领情。
那日听说汪二爷去黑龙江探望三姑娘回来了,唐三章就拎着十斤袍子肉去了铁岭。天擦黑的时候徒弟们见唐三章两手空空走下南岗子,还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就知道没有搬动汪二爷的大驾。
聂家包了两块钢洋呢!唐三章道。
说不定就是小日本鬼子给的呢,原来这个老爷子也不是个东西呢!九月雪说。
俺去把这个事儿跟乡亲们说说,让咱左右村庄的人都知道这码子事儿,看他怎么在这疙瘩装模作样拿五作六,还拿他祖宗一样供着和捧着。
跟随汪二爷去看戏的人回来说,那晚儿,从没有见过汪二爷那么罗罗着麻脸,还没等聂家人唱完二人转小冒儿。汪二爷就把两块钢洋丢在了地上,两块洋钱滴溜溜转,惹得聂家班子人 屁股追。聂家班子也是拿出看家本事,使出吃娘奶的劲儿了。班主亮堂堂的嗓子就像一道长虹挂在星空,没有到大车店的戏迷们就被呆住了,纷纷奔向唱二人转的地儿。但是还没有赶到村边,就看见汪二爷反剪双手踱出了屯子,在看那彩练一样绚烂的长虹,已经化作一缕轻烟,飘散得无影无踪了。
聂家班子散摊子了,唐三章的班子当时一枝独秀,在辽北站稳了脚跟。
汪二爷依然是二人转戏场上的名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