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0日——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中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用以保护日渐消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中国的非文化遗产有了自己的节日,遗产保护也拉开了里程碑式的帷幕。
之所以如此迅速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缘于去年韩国端午祭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端午节,反而成就了韩国的端午祭。让国人愤愤不平,但又令人反思。看看我们的端午节除了粽子之外就没什么了。有关端午的传说和记忆已经成为民俗学风干的标本。 除了空壳的端午节我们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那些传说、音乐、舞蹈、庆典以及传统医药,有多少精彩在历史风云中淘汰荡尽?不过还好,我们总算醒过来了。
“我们总算醒悟过来了”
“太好了,但来得也有些晚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收藏者管祥麟对中国“文化遗产日”如此感慨。他认为,遗产日的设立,标志着对待文化遗产上,我们醒过来了。遗憾的是我们醒过来的又些晚了,如果早20年,境况肯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我们国家有了“文化遗产日”这个属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节日,一方面说明我们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们文化遗产的命运已到了比较关键的时刻,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
北大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本身就是一项好的针对性措施。这有利于促进老百姓增强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热爱自己的文化,也懂得如何去热爱文化。别的不说,至少要懂得一点,古城古墙别再拆了,要手下留情,风景名胜里的索道、宾馆别再层出不穷了,不要再破坏历史、自然的原有风貌了。
被遗忘的遗产
不久前,文化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518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是做一次梳理的时候了。”文化部部长周和平曾表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到了非抢救不可的程度了,因为再晚一点,流失的会更多,等我们抓中华文明的碎片的时候,会发现留给我们的不多了。
56年前,梁思成上书,力主把北京城墙改造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空中花园。但城墙被历史湮没了。而且,情形在50多年后依旧类似,承载着文明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岌岌可危。
众所周知,我国研究鲜卑文化和敦煌艺术的物质性历史资料在英国和美国。就是俄罗斯和日本、韩国也都相继成为研究中国非物质、物质文化的前卫国家。最早发现的湖南滩头年画,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歌声不再;更不用说我们那些灯笼、风筝或者木版年画手法和制作工艺的流失了。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织锦中,祖传的民族图案和手工艺品被现代图案和现代日用品所取代;外来文化的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民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史诗自然流失;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族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后继乏人。比如陇东的皮影,新中国建立初期可以演100多个剧目,现在最好的艺人只能演20个剧目。
和时间赛跑的保护
关于文化遗产的流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艺术就陷入了无人继承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况是文化遗产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人亡艺绝。另一方面是遗产的大量外流,境外的收藏者趁着我们还没有醒过来的时候,以工艺品的外衣窃取我们的民族财富。
管祥麟回忆说,1999年他慕名到贵州元江村寻觅苗族传统服饰。当地人告诉他,他来晚一步了。在他之前,一个美国人已经以9万元人民币把这个村子近600人的嫁衣全部收走了。如今,这些文物的价值已经是市价2亿多元人民币。文物的流逝,是国家财富的流失。我们很多人把文物从国外花天价买回来,但对于国内的却不闻不问,简直就是治标不治本!
长年致力于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冯骥才就曾在不同场合指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每一分钟都在流失。”他呼吁,“我们现在要跟每一分钟赛跑!”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昆曲艺术和古琴艺术已先后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很多国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危机感是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那一刻被唤起的。社会开始反思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遗产的态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它不局限于一个民族的范畴,中国的文化被别人认同并不是坏事。然而,另一方面,这一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
共同的遗产 共同的责任
一个民族如果能将文化视为自尊,才是保护的最高境界。管祥麟认为,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艺术名片。因为我们的艺术家需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比如说,毕加索的画作就融合了来自非洲民间文化的基因。而且也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文化艺术才能枝繁叶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件件价值不菲,具有比普通文化遗产高得多的含金量,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金字招牌,代表作尤其是国家级代表作的多寡,是一个地方文化竞争力,甚至综合竞争力的一种体现。
那么由谁来保护呢?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和鼓励,这是一种政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名”的长期的意识和观念教育。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四旧”被破除,而大伤筋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关怀和温暖。
政府的鼓励,博物馆的收藏是一部分。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从来不缺少民族的脊梁。在民间,很多的仁人志士致力于做民族文化碎片的“麦田守望者”。上面提到的管祥麟先生,从1983年就开始以旅行家的务实姿态,观察记录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变迁,最近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博物馆;张家界的陈楚华先生,从做剧团美工就开始收藏雕花床;宁波开设民间艺术馆——“十里红妆”的何小道……但保护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至少是旅游时的保护意识。
遗产的传承需要创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它所附含的精神。如何保护并传承这种精神呢?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康保成教授认为:“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春节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但几乎每代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
管祥麟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充分利用文献和田野材料,进行遗产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并利用现代化的影视技术,尽可能客观地录制和保存21世纪初的遗产状况。其次,鼓励一部分遗产持有者,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保存技艺、传授技艺,使某种遗产成为博物馆艺术(藏品),并具有传播和传承的功能。第三,允许甚至鼓励改革和创新,用一个恰当的名词来说,就是与时俱进。
管祥麟认为,在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博物馆化”,一个是创新传承,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所谓“博物馆化”是指把遗产忠实地记录下来,用一些实物代表陈列在博物馆的方式来抢救不可避免要被历史湮没的遗产,以此向后人展示,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又是如何思考的。
创新传承是用另一种格式来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精神符号。比如木版画虽然已经不被都市人喜爱,但我们可以把画中寓意“吉祥如意”的符号移植到服装或器皿上,抛弃形式的朽木,而把文化的核心诠释出来。
别让遗产日流于形式
人类学家曾经说过,民族的消亡首先是它的文化的消亡。因此,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个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肌理,也是民族传承的根基。管祥麟表示,抢救、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才是对民族负责任。
当我们到一些民族村落旅游或考察时,当地人平时穿得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便装,看不出什么不同。但到了他们的节庆时,在他们的民族盛装下,当地人的精神面貌便会一下子活起来,你可以感受他们的骄傲。这也让我们反省,我们在面对外国人时,我们的骄傲在哪里?
“最怕遗产日流于形式”,这是很多学者的担心。河北大学旅游管理系孔旭红老师认为,“文化遗产日”给我们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提醒,但不能说,过了这一天就可以对文化遗产不闻不问了。就像3.15一样,我们不希望遗产日陷入尴尬。
据悉,在法国的“文化遗产日”当天,人们会扶老携幼,举家出动,朝圣般地参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此举值得我们借鉴,公众参与,首先应该是意识的融入。
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版权为《青年时讯》报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