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早期称“蹦蹦”,也称秧歌、对口、棒子戏、双玩艺儿,据称最早流传于15世纪初,到如今已经转了500年。由于其“农民艺术”的出身,“二人转”被打上了“俗”的烙印。然而近日从长春师范学院传出消息:该校2004年增设了“二人转”专业,培养能从事“二人转”艺术表演、创作、研究、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民间转了500年之后,“二人转”转进了高等学府。 “二人转”说的是庄稼话,唱的是庄稼调,反映的是东北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在农民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二人转”堂而皇之走进高等学府引发了诸多质疑。而专家指出,正确的艺术引导和雕琢将使民间出身的“二人转”更具艺术生命力。
★“二人转”堂而皇之“转”进高等学府
近日,长春师范学院传出消息:该校2004年增设了“二人转”专业,培养能从事“二人转”艺术表演、创作、研究、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入学后,学生将学习文学、美术和“二人转”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并接受“二人转”艺术编导、创作表演、教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目前,考生们已经进行了艺术专业加试,考试合格的考生将参加2004年全国统一高考。
设置“二人转”专业也曾让学校的一些老师颇感意外。负责筹备工作的杨彦龙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率地说:“刚开始,领导让我就此考察一下,我还以为是开玩笑,没把它当回事儿。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么俗的东西,怎么能进高等学府?”直到校长第三次找他询问此事,他才当了真。
此后,杨彦龙开始了对“二人转”的实地调查。在剧场,他看到了场场爆满的景象;在吉林省四平、梨树、伊通等地,杨彦龙发现了不少中专性质的民办“二人转”艺校都办得红红火火,而且学生去向特别好,供不应求,很多学生一毕业就被县剧团要去了。由此,杨彦龙改变了对“二人转”的看法。
不久,学校召开院务会,通报考察结果,征求老师们的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人最后投了赞成票。而在校方组织的校外专家论证会上,与会者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2003年11月,吉林省教育厅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再次组织专家论证后,正式批准长春师范学院开设“二人转”专业(大专)。
“开设这个专业,学院预计先期投入70到80万元人民币。我们还准备,一方面设立一个专门的‘二人转’奖学金,为那些家境贫寒而又热爱‘二人转’艺术的年轻学子打开求学之门;另一方面,设立一个‘二人转’研究院,为推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搭建出一个良好平台。”长春师院副院长赵骥民表示,学院已经聘请了一些圈内知名人士为学生授课,同时也殷切期盼着能够请到赵本山、高秀敏、何庆魁等业界领军人物来校担任客座教授。
★“二人转”进校园引发三大质疑
不久前,登上央视小品大赛的“二人转”曾因格调问题而被紧急叫停,当时就引发出“二人转”能否登上大雅之堂的讨论。“二人转”成为长春师范学院2004年新设置专业的消息一传出,人们纷纷提出质疑:如此“大俗”的东西登上大雅之堂,堂而皇之地走进高等学府并不合适。
■“二人转”不宜过于“雅化”。“‘二人转’就是一种在民间有脏口的艺术形式,‘二人转’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喜剧小品大赛本是经过审查的,但由于‘二人转’演员容易‘人来疯’,一旦演到尽兴经常会临时发挥,就不免会出现低俗的东西。所以‘二人转’本来就不该走进大雅之堂,就应该流俗于民间。”老家在东北的于小姐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表示:“就象跳舞分为舞蹈艺术和脱衣舞一样,培养舞蹈表演的人才可以有专门舞蹈学院,可以有舞蹈专业,但脱衣舞就不能走进高等学府,也永远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在我看来,‘二人转’就好比脱衣舞,根本不应该走进高等学府。”
而北三环某公关公司的一位先生则提出,“二人转”表演者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民间艺人,他们生于东北农村,唱词通俗易懂,讲述的也大都是东北农民田间地头的事。这样的“二人转”本就应该流于民间,由民间艺人表演,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博老百姓茶余饭后哈哈一笑,而不应该非要登大雅之堂。
“‘二人转’本身就是大众的艺术,它固然有俗的一面,但是否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该达到和京剧一样的境界,值得商榷。‘二人转’没有诙谐、没有笑、没有‘土’,乃至没有‘荤口’,就不是完整的‘二人转’。这种东北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不能过于‘雅化’。”学者彭定安提出。
■“二人转”活力将被扼杀
由于“二人转”民间艺术的身份,还有人提出,现在的“二人转”之所以能够如此繁荣热烈,就在于演员有表演自由,内容和形式都不拘一格。即使让“二人转”走进高等学府,但一旦经过高等学府的熏陶和知识分子的雕琢,“二人转”是否会变味,活力是否会被扼杀?
“作为一种地方民间曲艺,‘二人转’基本上靠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自己的演员队伍,一群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唱出的‘二人转’究竟还能不能叫‘二人转’值得怀疑。我觉得‘二人转’进入高校等于变相扼杀了‘二人转’。”出版社编辑萧小姐认为。
“民间艺术向来是玉石泥沙俱存的,有时候甚至它的糟粕就是精华所在,难以区分。”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的一位硕士提出,“怕就怕一但‘二人转’进入高校,在抛弃糟粕的同时,精华也随之被摒弃。”
■“二人转”专业前景难料。家在东北的于小姐还提出:由于“二人转”俗的特点,究竟能有多少人报考,这个专业能走多远,都值得怀疑。
正确的艺术引导将使“二人转”更具生命力
由于“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来自于民间,是东北农民田间地头、茶余饭后的产物,因此难免掺杂格调不高、语言粗俗下流等内容。“荤嗑”二人转古来有之,一些民间小剧场的“二人转”,更是因为充斥着“脏口、荤词、黄段子”而流于低俗。
东北冬三月农闲的时候,青年农夫农妇就开始演出“二人转”,由于没有什么文化基础,内容一般是民间传说故事、农村风情以及田间炕头的一些生活琐事。解放以后,一些新文艺工作者的介入,使“二人转”的音乐、内容、语言风格的艺术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影响力也更大。
长春师范大学老师杨彦龙承认一些民间小剧场上演的“二人转”部分剧目过于粗鄙庸俗,文化品位不高。但他同时提出:“要想使东北‘二人转’这株艺术奇葩继续盛开,真正成为引领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迫切需要从演员着手,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艺术品位、道德修养,塑造出一支高水准的从业队伍。”正是这“三高”的想法,最终使学校坚定了将“二人转”吸收入高等学府的想法,使“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
“民间的各个剧种都需要经过艺术加工,才能以更为成熟的面孔出现。”毕业于某师范大学音乐系的一位先生说,“二人转”的手法主要是说、唱、扮、舞、绝,只要掌握了这几个手法,“二人转”就不会变味。为了保持其“原汁原味”而拒绝任何艺术雕琢和指导研究是错误的。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二人转”能最终转进高等学府,是“二人转”发展史上的幸事,不能让“二人转”因为缺乏正确的艺术引导而误入歧途。
“二人转”演员唐先生表示,虽然“二人转”出身低微,但并不代表其低俗。现在,不少剧场和“二人转”演员为了取悦观众而在演出中出现“荤段子”,如果经过高校的引导,“二人转”可能会走上一条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北京一家都市报的记者认为,“二人转”之所以有它的生命力,关键不在于它的野性和粗俗,而在于这种样式适应东北人民群众的风土人情、性格特征、生活方式、语言特点等等。兴盛并不等于放纵。我们应该扶持和引导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 千龙新闻网 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