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外研网站邀请了我市名记者李忠淮先生就一些热门问题做了提问。 问:你写《铁岭赵本山》一书的初衷是什么,谈谈您对赵本山老师的印象?
答: 先说一下我和赵本山相识。
1982年,我在铁岭地区艺术馆认识了赵本山。1985年5月,我到铁岭日报当记者,开始频繁接触赵本山,跟踪他拍电视戏曲片《摔三弦》。1986年又跟踪他拍电视戏曲片《双送鸭》。《摔三弦》在全国获奖之后,观众对赵本山的演技赞不绝口,他塑造盲人张志这个人物非常成功。一些观众对赵本山不大了解,为使广大观众认知赵本山,我便去采访刚刚调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的赵本山,在演出队队长王树华的陪同下,便在值宿室里采访了赵本山。整整采访一上午,到中午时赵本山无钱管饭,不好意思地对我说:“等以后我好好请您一顿。”采访很顺利,赵本山谈了他小时如何贫穷和如何向盲二叔学二人转小帽情况,谈了他怎样饰张志的情况及他的演出体会。当时他虽然演《摔三弦》出了名,但名声还没扬遍全国,只限于东三省。赵本山还没有引起媒体广泛重视,还没有把他当成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我是出于新闻的敏感性,为观众产生的“饰张志的人是真盲人还是演员装的”问题进行采访写解答。我以《他刚刚起步》为题写赵本山。我想为他配片发,就让他准备照片。采访后的不几天,他给我三张照片,
二张是标准照,一张是他对着麦克熟悉台词状。配发照片并非是我一个普通记者所能为的,结果稿子三个月后才见报,也没有配发照片。尽管发稿艰难很晚,《铁岭日报》还是发了出来。这篇文章也就成了全国第一篇报道赵本山的文章。 我也就成为了写赵本山的第一人。应该说《铁岭日报》是有功的。这之后,我特别留心赵本山的演艺活动。我虽没有先见之明,但从赵本山的气质和表演才能上认准他能有造就。因为他表演得有个性,非同一般。采访中我激动得学他唱《摔三弦》中的算命调。他和王树华都乐了。就是那次采访,赵本山告诉我小时候太穷困。
1986年,《双送鸭》在全国获奖后,赵本山又演起电视戏曲片《摔葫芦》,我又跟踪采访。从此我萌生了写赵本山传记的想法,默默搜集信息和收集材料,细心观察赵本山演戏。跟踪报道很苦很累,为适应报道的需要,写赵本山常常做到一题多作,先写信息,后写通讯,再写评论。报道需要什么体裁,就交什么稿。有意的“一题多作”,实在是累人。因为记者的职业工作有多变性,赵本山的这件事没写完,就去参加别的会议写报道,或应酬领导其它派活。这样,等完成了指令性的任务后,再续写赵本山。就这样日积月累,“山”越来越大,越来越高。18年来写赵本山传记60余万字,在新华社、农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媒体发表10余万字。可惜是的“窝居”狭小,一些书籍和草稿放在我兄单位铁岭市群众艺术馆的仓库中遗失,我不恢心,再追记重写赵本山。好在和赵本山接触多,有些事写也写不完。
问:您如何保证对赵本山老师报道的权威性?
答:我有写赵本山传记的五个有利条件:
1、 由于记者身份,我容易直接接触赵本山。我熟悉他的重大演艺活动,我不但知道,有的直接追踪。
2、 我的长兄李忠堂是《摔三弦》作者之一,是发现赵本山让赵本山演《摔三弦》的人。他与赵本山接触多。有时我参与他们的活动,不参与的由忠堂告诉我。我得到的材料必然真实丰富。
3、 我本人是东北地方戏迷。对演艺圈的赵本山朋友熟悉,间接采访容易。
4、 有一定的理论根底,用大学学过的文艺理论和现代的民族理念,可如实评价赵本山,强化文章深度。
5、 我研究赵本山。重点研究他的表演艺术。研究虽无大成果,但也初见成效。10多年来,凡是赵本山演过的作品,大多知道。本山艺术分二人转、小品、影视表演几方面。对本山小品艺术,根据本山表演个性,我总结出三个“本身”艺术(见书119—120页);能学赵本山几个重点节目。对赵本山小品表演手段,我和忠堂总结为“八法”(见尾声)。这些对研究本山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