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辽沈晚报组织的“龙泉山庄一日游活动”二次启动,将近110人组成的庞大读者团来到龙泉山庄,记者置身于读者中间听他们敞开心扉大谈《刘老根》,因为这是我们东北人自己的戏,更是我们自己的事。看过《刘老根》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什么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也将读者们针对《刘老根》的讨论分解为正方和反方,究竟谁的证据最确凿?请看本报的详解图。 正方:四大证据摆在前 两大情景泪涟涟
证据1:因为“土”所以爱
做教师工作的郭女士认为喜欢赵本山、喜欢《刘老根》,就是因为他的“土”、他的“真”、他的与众不同,如果让他去学老舍、莎士比亚,那就不是赵本山了,其实并不是赵本山“误将生活真实当作艺术真实”,而是他在拍摄中强调的就是生活真实,我们看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再现,它很高的收视率也在于此。
证据2:东北话“锦上添花”
很多人都提出了“东北话”的问题。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放下偏见,用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去看,也许收获会更大一些。其次,关于语言艺术化的问题,电视剧处理得还可以,如果没有了那些东北人说话的口头禅,那是城里人的口吻,而不是乡村化的语言。如果那样,反而减少了电视剧的生活气息。
证据3:不可思议的“为难之处”
在企业工作的张先生认为不要把城市的法制化等概念往农村里套,“有些人批评说,刘老根责怪龙泉山庄的服务员跟胡科等人争执,明显没有法律观念,但这正好体现了农民企业家的为难之处,刘老根的很多做法,在城市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是落后或者愚昧,但这正是现实之所在。”
证据4:别把刘老根当张瑞敏
“刘老根不是青岛的张瑞敏,他自身是有很多不足的,对企业管理,他的理解也是一步一步地从无知到成熟,这就是刘老根这个艺术形象得到广大农村观众认可的重要因素。”身为大学教师的王大姐说。
眼泪说服了我们 两大情景惹人泪涟涟:
情景一:刘老根被骗后,一个人在屋子里喝闷酒。他哭了,并说了一句“你害我干啥呀”。
情景二:老根疯了之后,与丁香终成眷属,洞房花烛夜,丁香给老根唱二人转,唱醒了刘老根。
反方:两个观点来提醒 一点质疑为剧情
性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位黄先生看得特别仔细。“我猜想《刘老根》续集的创作班底们大概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却怎么也倒不出来了。我在剧情介绍中看到,续集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提纲是颇具创意、有新亮点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播出的前两集竟然漏洞百出,看来要想把好的提纲、好的思路如愿以偿,变成一部经得起推敲、立得起来的好电视剧(往骨头上添肉),真还得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走不得捷径。没有大量的、源于生活、真实可信的情节、细节来充填、铺垫,要使全剧丰满是不可能的,着急吃不了热豆腐。”
我给本山提个醒
一位小伙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赵本山老师拍的电视剧《刘老根》曾火透了大江南北,《刘老根》也让人们领略了赵本山除了演小品出色外连电视剧也演得不赖。如今《刘老根》续集又风风火火出台了,但是‘一招鲜并不能吃遍天’,我们期待您的是质的突破而非历史的重复。希望您千万不要让包括我在内的喜欢您的亿万‘赵本山迷’失望。”
剧情质疑:
有些读者在谈到剧情时产生了一些质疑,做会计工作的周先生说得最为具体:“按理说‘两年之后’的‘龙泉山庄’,无论从建筑、装饰、规模上,还是从管理层次上,都已经鸟枪换炮,上了一个档次了,可是在开场后的一番‘强化管理’的渲染之后,竟出现了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令人匪夷所思。已经通过前‘二十集’转化成为了先进分子的‘药匣子’,不知因何道理变成了整天到处搬弄是非的人?尤其是‘丁香’,本来经过了前一轮《刘老根》‘二十集’的培养、熏陶、锻炼、磨合,已经成为龙泉山庄的中坚力量、进入核心领导层了,可是在续集开始后的头两集中,也毫无道理的蜕化了,让人不免有些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