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中原网-郑州晚报报道:因为她,河南坠子成了全国曲种;因为她,《摘棉花》成了妙曲清音。昨日上午,省会各界在郑州殡仪馆举行仪式,痛别河南坠子“赵派”创始人、我国著名曲艺大师赵铮先生。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曲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送了花圈,刘兰芳等文化名人来郑送别。 “上联:驾鹤去也,两段檀木铸忠魂,世间激扬金玉声;下联:乘风来兮,一副简板寄深情,人间光大曲艺业”。
告别大厅的这副挽联浓缩了曲艺大师一生的辉煌。
大厅里摆满了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中共河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等单位和领导送来的花圈。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侯跃文、冯巩,著名曲艺家赵连甲、单田芳、田连元、李金斗等也送来花圈表达对赵铮大师的敬意。大师生前好友、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则亲自为大师送行。
遗体告别仪式上,主持人宣读了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的唁电。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在介绍大师生平时评价说:“赵铮同志视艺术为生命,一生都在追求曲艺艺术的真谛,为河南曲艺尤其是河南坠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事河南坠子艺术半个世纪以来,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继承传统,锐意革新,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赵派’坠子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河南坠子的音乐表现力。其唱腔既有‘大江东去’的豪放,又有‘小桥流水’的婉约。一生共创作曲目百余段,代表作有《摘棉花》《晴雯撕扇》《双枪老太婆劫刑车》《岳母刺字》等,在河南坠子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丰碑。”
声声缅怀,不尽哀思
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会有更多人学习赵派艺术
“我是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来的,是代表3700名会员来表示哀悼的。我们会组织更多的人来学习赵派艺术,把赵派艺术发扬光大,让坠子艺术更上一个台阶。”
戏剧评论家刘敏言:她是无所畏惧的艺术家
赵先生是曲艺界的一代宗师,她得“牡丹奖”实至名归,是她把坠子这个民间的一个地摊艺术提升到了舞台高度。我和赵先生有十几年的友谊了,老人家住院期间我经常去探望。即便是在生病期间她也很注重自己的仪容,总是穿得漂漂亮亮的,不希望把痛苦带给别人。一次她对我说:“敏言,你吻我一下吧。”作为一个艺术家她无所畏惧,她有着完美的人格魅力。
普通戏迷张先生:大师的艺术魅力不可复制
我是一大早专门从开封赶来的。河南艺术界又损失一位大师,我很悲痛,虽然天气非常寒冷,还是有这么多人为她送行,这就是对大师的最高评价。她的艺术魅力是不可复制的,早已经深入人心了,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大师小传
赵铮,女,1925年生,一级演员。从事曲种河南坠子,代表作有《摘棉花》《晴雯撕扇》等。历任曲艺编导、教师、演员,河南省政协第一、六届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长于河南坠子演唱、编导、教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继承传统,锐意革新,极大地丰富了河南坠子的音乐表现力,创作曲目百余段。1956年成名作《摘棉花》参加首届全国音乐周获得成功,其后各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20世纪80年代初白手起家,创办了河南省戏曲学校曲艺班,首开北方曲艺系统教育之先河,为河南培养了一大批曲艺优秀人才。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编著出版了《赵铮河南坠子艺术》一书和《赵铮河南坠子精选》光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