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春,饱了眼福:白天看碟片内地版《射雕》的英雄儿女,晚上看央视《刘老根》的乡土乡情。一会儿是南宋的侠古柔肠,一会儿是现代的农村风光,连夜晚入梦,都时而见桃花岛的摇曳多姿,时而闻龙泉山庄的锣鼓喧嚣…… 此两部片子都是重磅出击。本以为自己会被美仑美奂的新版《射雕》击中,不想被土里土气的《刘老根》打个正着。看《射雕》时,必须着意聚精会神,方能些微领会创作者的心思,从兴致盎然渐成索然;《刘老根》却是在跟家人聊着天、打着牌中就被吸引了去,看到不时笑翻。
内地改编金庸作品已是引发了太多的口水战。但也没什么,当年的《笑傲江湖》是牛刀初试,自然会有些生涩,以内地之地大物博、人杰地灵,超越前人之作——至少从一些方面——是理所当然的期待。然而,新《射雕》看得让人气馁。不是说它没长处,不能忍受的是,原本印象中立体丰满、活灵活现的一干人等都变成了“纸片”般干巴且不可信:毫无“邪”气的忧郁型黄老邪;明明贪吃却形容瘦小、阴阳怪气的洪七公;不英俊不潇洒、却贼眉鼠眼的杨康;失去精灵气质的哑嗓小妇人黄蓉;还有被有些朋友笑骂“由憨厚变智障”的慢三拍郭靖……窃以为,人物塑造上的饱满、可信是一部影视作品引人入胜的关键。可惜,新《射雕》里的人物普遍平铺直去,语言空乏、表演简单化而缺少层次感。还记得去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没有大张旗鼓的事先宣传和媒体烘托、没有豪华阵容和显赫的大制作的情况下,如何燃起了观众的激情,它胜就胜在人物刻画真实可信、个性丰满贴近人心。武侠作品虽然仿佛童话、纯属虚构,但当年83版的《射雕》在那样简陋的拍摄环境下却成就了整整一代人的侠客梦,其编剧和演员的深厚功力令人怀念。
我的失望无意中却被一套的《刘老根》(二)弥补了。农村题材、又是续集,一般不容易讨好,在演绎了一部“穷则思变”的故事后,“富则思进”的新鲜剧情上演了。第一集的热闹我并未留意,却被创业成功后的刘老根好大喜功:坐加长林肯、保镖护身;修成正果的丁香学贵妇状养狗、不懂企业经营只为家族利益;二奎与老根父子在经营思想上发生碰撞、农村的家族式企业如何在发展中走出困局等错综复杂的情节深深吸引。我尤其爱看范伟表演的药匣子:“金猴举起千均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一板一眼、亦庄亦谐,呆中有精、精中藏憨。“爱财爱利,也有情有义”、“不失善良,但也不乏弱点”,我们仿佛看到的就是有些夸张、却不失贴切的自己。一个个人物在赵本山、高秀敏等的原生态演绎下,让我们看到了寻常生活中俯拾皆是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令人回味隽永。
普通观众不懂文艺评论,却绝不会被欺哄,因为哪个真哪个假,生活经验早给出了答案。正是应了老人家那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