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饥寒而悯人饥寒”到“饱暖而悯人饥寒”
正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马大帅》,为众多关注赵本山电视剧的观众提供了话题。观众需要欢乐,也需要思考。在喝彩声四起,收视率高扬的情况下,记者并不准备就赵本山电视剧进行一边倒的赏析和表扬,而是试图对其成败得失进行全面的分析。大师卓别林当年曾经被观众的掌声所迷惑,拼命用各种噱头来吸引观众的掌声和笑声,这时他收到了一 封观众来信:“卓别林先生,我们希望成为你的奴隶,而不希望你成为我们的奴隶。”本文也可以视为这样善意的提醒。
《刘老根》到《马大帅》的变化
主人公从农民企业家变成了进城民工。刘老根是一个农民共产党员,是大队的支部书记,虽然在电视剧开始刘老根曾经在城里小住过一段时间,村里发生了重大变故之后还要请城里人大奎回去解决,但主要情节还是发生在农村,刘老根后来带领农民致富变成了一个企业家,第一部解决的是致富问题,第二部则解决富而思进的问题。《马大帅》里,主人公马大帅、范德彪等变成了进城的农民工,属于小人物、底层人,是城里戏,是农村人在城里的故事。
语言风格从强调东北特色到面向全国。和《刘老根》里充斥着东北土话、到处弥漫的二人转相比,《马大帅》从台词上都尽量把土话拿掉,除了演员的东北腔之外,只有少量典型的东北话。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赵本山说,《刘老根》再想攀个新高,就必须冷静一下,不能重复过去,大连作家高满堂写《刘老根3》,最后写到澳大利亚去了,“我后来想来想去,如果写农民出国,是有另一种包袱存在,但是我觉得扎不下根来,各方面都不懂,愣写不可信,刘老根不可能出国。”而赵本山认为《马大帅》和目前的社会生活也很近,一群善良的农民在城里尝到的酸甜苦辣,他们用一种笑的感觉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境,应该说是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作用的。至于语言风格的改变,赵本山解释是因为南方人听不太懂北方方言。
《刘老根》到《马大帅》的不变
无论是刘老根还是马大帅,他们的身份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鳏居,在村子里有一个“相好”———《刘老根》里是丁香,《马大帅》里是王玉芬,但因为种种原因,走到一起还很困难。无论是《刘老根》还是《马大帅》,赵本山都是导演、制片人,同时也包办了片头曲。
误会是产生喜剧冲突的前提,赵本山在《刘老根》和《马大帅》中都喜欢制造误会,尤其是三角恋情中的误会。《刘老根》中丁香误会了刘老根和董事长韩冰之间的关系,《马大帅》中马大帅和王玉芬互有好感,但范德彪却偏偏横插一杠,觉得玉芬喜欢他。
在第12集,已经丢了工作的马大帅带着6个孩子回家吃饭,玉芬不但不生气,还亲自做好饭给孩子吃,自己则表示等孩子吃好了再吃,并且安慰当天出去要账没要着的马大帅,“要不来就要不来呗,这活本来就不是你干的。”马大帅凭什么能够吸引王玉芬,从而使后者要尽力摆脱前夫的纠缠一心一意地跟着他?电视剧塑造了一个厚道、正直而又带着农民式狡猾的马大帅:
他厚道,不怕丢了饭碗从要送给顾客的盒饭中拨出大半给孩子吃;他正直,在饭馆看见有人扎针不顾经理反对而报警,最后发现扎的不是毒品而是胰岛素自己丢了工作;他还有农民式的狡猾:带着6个孩子去要账,想造成声势逼迫对方。这些性格特征和刘老根十分相像:刘老根厚道,一心想着带领乡亲们致富;刘老根正直,不论如何不向胡科和冯乡长低头;刘老根有农民式的狡猾,这在他惩处想跳槽的药匣子时也能看到。
在一些场景中,观众也能看到两剧的重复之处。《马大帅》第11集,为了商量自己女儿马小翠的事,马大帅着急闯进范德彪的办公室,身为马大帅妹夫的范德彪说:“你怎么不敲门就进来了呢?”马大帅回答:“门不是开着吗?好,补敲两下算了。”这和《刘老根》中丁香进刘老根办公室没敲门被训斥一顿的场景如出一辙。
人物性格的雷同为赵本山的突破带来了困难,赵本山自己也承认,“范德彪这个人太吃香了,我要是没点‘腕儿’还真干不过他。”
《刘老根》和《马大帅》的功绩
首先是丰富了荧屏。据统计,2003年制作完成的电视剧超过一万集,但是观众能够看到的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也就是有限的几部,不包括《山坡羊》等短剧,也就是《刘老根》(二)、《希望的田野》、《好爹好娘》、《走进八里堡》、《烧锅屯钟声》、《三连襟》、《郭秀明》、《远山远水》,所谓九亿农民八部戏。今年也就只有反映河北白沟的《商镇风流》、东北风格的《小康农家》、江西风格的《乡村伊妹儿》、何庆魁、高秀敏的《圣水河畔》、阎学晶等主演的《种啥得啥》等,数量并没有很大的突破。
其次是拓展了农村剧的拍摄样式。评论家贾磊磊曾说,农村题材的作品创作的难处在于它“先天”就缺少都市题材的许多娱乐性因素。但这个难题对于赵本山来说轻而易举,《刘老根》、《马大帅》里的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等或从二人转或从小品中转过来的演员,为农村剧打上了小品特点,在农村剧中打出一片天下。赵本山自身也很注意在电视剧中加入幽默的元素,《马大帅》有一个镜头:范德彪和说明书较劲,他不相信同样一张嘴放进去拿不出来,结果把灯泡放进嘴中,最后到了医院才拿出来。这样的幽默情节就让人发笑。再者是将二人转推向了全国。虽然这是《刘老根》的副产品,但却应了赵本山在《马大帅》片头曲中所唱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排”。对此,赵本山也没客气,“‘二人转’是我给弄起来的,第一次有这么好的前景。《刘老根》拍了两部后,‘二人转’就被全国各地的人都认识了。”
作者:刘江华
赵本山忽略了些什么?
首先是营造了一幅农民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虚假图景,回避了民间疾苦。虽然创作目光瞄准了农民,但评论家魏文彪认为,赵本山到目前为止的作品还未能全面、深刻反映农民的全部的真正生活:所反映的主要是那部分“乘改革东风”先富起来的农民生活,对于那些目前尚未脱贫的农民的生存状况较少关注,还未能全面反映他们的心声。无论是在家享清福、闲得难受而请“陪聊”的“进城老农”,还是“红高粱模特队”中的“模特队队长”,赵本山所表现的都是脱贫致富后满心喜悦的农民形象。而《刘老根》中那种靠着个景点就能全村致富的情形毕竟不具普遍性,现实生活中,农村普遍存在诸如负担过重、村干部作风、看不起病、供不起子女读书等问题,赵本山的作品基本上没有反映。
其次是营造了一幅社会到处都是好人的大同景象,问题的解决最终是诉求于道德的力量而非制度的建立。《刘老根》虽然也有像胡科、冯乡长这样的小赖皮,但随着镇党委书记的出面,一切迎刃而解。《马大帅》里虽然也有牛二、老疤等泼皮无赖,但进城的民工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小翠为爱情视钱财如粪土,一心喜欢贫穷的钢子而非腰缠万贯的吴总;吴总更是慷慨地为马大帅、范德彪偿还了他们所欠的乡亲们的债务;王玉芬被牛二打断腰椎,没钱交住院费的马大帅找到了院长,这里马上就要触及民工进城看病难的热点,但随着马大帅的一个磕头和院长的慷慨签字,热点溜过去了,深度也随着溜走了。
和《刘老根》相比,马大帅的道德教化力量上升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马大帅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却对6个失学孩子无比关爱,但他本人终究无法解决6个小孩的问题,最终通过陪聊,感动了苏老太太,得到了50万元的遗产,办了“打工子弟小学”,解决了问题;道德教化在其他方面也无处不在,第13集,马大帅的一番谈话感化了钢子,钢子对马小翠说:“今天和你爸爸的谈话给我影响很大,以前我只是喜欢你,而现在多了一份责任心。”第21集,马大帅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竟然解开了高局长心里的疙瘩,改变了其消极的生活态度。123 4 5 6
作者:刘江华
第三是作为导演的赵本山在电视语言上的硬伤。赵本山说自己不是学导演的,“刚开始和中央台合作,没有一个人相信我会导戏,说他怎么会导,导完能接得上吗?后来,他们派来一个导演,扶持我。导了第一部戏后,他们放心了,再拍第二部时赶紧就把钱拨了过来。”虽然如此,在《马大帅》中依旧可以看到与《刘老根》类似的电视语言上的硬伤:第9集范德彪、马大帅和玉芬三人吃饭,范德彪要请马大帅为他和玉芬证婚一场戏,四方桌马大帅正对镜头,右侧为范德彪,左侧为玉芬,说着说着却突然接上了玉芬正对镜头说话的画面,这是一个明显的跳轴,玉
芬正对镜头观众就不知道她在和谁说话了;再有时空错位,第一集中马大帅进城找逃婚的女儿马小翠,捡到一张百元大钞的马大帅在大街上走着,平行蒙太奇中接下来的镜头是第二天范德彪带着马小翠去见维多利亚娱乐城老板吴总,吴总给安排了工作;而下一个镜头是马大帅在一家餐馆吃饭。这就给人一种感觉:难道马大帅走了整整一个晚上?
日前在天津举行的《马大帅》作品研讨会上,赵本山就说现在中国必须解决的是农民问题,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人的思想和生活状态,要尽量为他们解决点问题,因此就要扎扎实实地了解这些人。既然如此,为何不直面农村存在问题的那些方面呢?也是在那次研讨会上,赵本山道破了天机:“有的农民调查类的书写得相当真实,但电视剧要是那样拍,肯定通不过。”对此,魏文彪难以认可:回避民间疾苦能说是“保持了民间性”吗?
赵本山还能改进些什么?
首先是注意克制电视剧的小品化倾向。对于赵本山的作品来说,将小品和电视剧融合起来是它的特色和吸引力所在。不过成也小品,败也小品。60年前,著名翻译家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写道,“无论哪一部门的艺术家,等到技巧成熟过度,成了格式,就不免要重复他自己。在下意识中,技能就像旁的本能一样时时骚动,要求一显身手的机会,不问主人胸中有没有东西需要它表现。”《马大帅》中,像第一集马大帅追着用鞋想踩下别人鞋上粘着的百元大钞;第12集中马大帅上厕所被几个小孩作弄,拉下的屎变成了三个鸡蛋一场都存在着为小品而小品的倾向,第12集马大帅口里说这钱我不能要手上却将信封揣进兜里一场,更是有损马大帅正直、不贪财的形象,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张春生就认为赵本山在表演中的某种夸张是为了镜头而不是为了角色的需要。123 4 5 6
作者:刘江华
其次是电视剧文本语言的锤炼,包括从镜头、画面、台词和表演技巧等。无论是《刘老根》和《马大帅》都有上马仓促的报道,在被问及对《马大帅》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时,范伟说:“《马大帅》创作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写了三集,然后就开始拍,整个来说很仓促,略显粗糙吧。写续集时,我们一定把作品研究得透透的,每个人物和情节,火候上掌握得好一些。”应该说,范伟的话是实事求是的,仅就台词而言,《马大帅》就有不少需要锤炼的地方,比如第9集范德彪、马大帅和玉芬三人吃饭一场,马大帅来来回回的台词就是“玉芬,你想什么你就说清”;第13集钢子和马大帅见面,落座后马大帅问钢子:“刚来呀?”钢子说:“我来有一会了”;等到点上烟,马大帅又问:“坐半天了吧?”钢子回答:“嗯,我来有一会了。”另外不少观众反映,《马大帅》结尾有点仓促、突然,好像没完似的,对此赵本山承认:结尾还没有结住,预备了很长的故事,但当时马上就到春节了,要上央视春节晚会,所以,很草率地就把结尾结了。
再者就是从边缘人物向整体形象的转移。张春生说,写小人物只是一个切入点,如果把乡土情结作为边缘式的表现也可能会出现问题,但如果只为了喜剧而找边缘,也是不足取的,赵本山应该塑造一种整体形象。所谓的整体形象就应该是全面的,既包括欢笑的一面,也有疾苦的一面。
唐代大诗人杜甫和白居易都以关心人民疾苦、亲民著称,古人评价两人的异同时说,杜甫是“饥寒而悯人饥寒”,白居易是“饱暖而悯人饥寒”,并下结论:白诗不如杜诗,因为生活土壤的厚薄不同,诗的动人力量和真切程度也就不同了。有观点认为,赵本山反映的只是像他这样脱贫农民的喜悦,是“饱暖而悯人饥寒”。赵本山也说:“《刘老根》不好再拍了,因为刘老根是农民企业家,再往前走越走越大,而越大就越不好看,越大就会越离开土地。马大帅整了个学校,但不行后他还得回到土地上来,就是不能让他得好。你想让他好但他没有好,这才有戏看。”
作者:刘江华